山西收购锂电池公司
넳
넲
宣传对象
- 普通公众:包括拥有手机、电脑、充电宝、电动玩具等含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消费者,是废旧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产生群体。
- 企业单位:涵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制造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各类使用锂离子电池的工商业企业,这类群体产生的废旧电池数量大、规格统一,是回收的重点对象。
- 社会组织与机构:如环保组织、社区居委会、学校等,可借助其平台和影响力,协助开展回收宣传和组织回收活动。
四、宣传核心内容
(一)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危害
- 环境污染: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重金属(钴、镍、锰等)和电解液(碳酸酯类化合物)若进入土壤或水源,会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生存,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 安全隐患:废旧锂离子电池在不当储存、运输或处置过程中,可能因内部短路、高温等引发起火、爆炸事故,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例如,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若混入生活垃圾进入焚烧厂,可能导致焚烧炉内温度异常升高,引发设备故障甚至火灾。
(二)锂离子电池回收的价值
- 资源循环利用: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锂、钴、镍等稀缺金属资源,通过专业的回收技术可将这些资源提取出来,重新用于电池生产。据测算,1 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可回收约 130 公斤钴、25 公斤镍、30 公斤锂,有效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开采,缓解资源短缺压力。
- 降低生产成本:回收提取的金属材料纯度较高,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远低于原生矿产冶炼。使用回收材料生产电池,可使电池生产成本降低 10%-20%,助力新能源产业降本增效,推动新能源产品普及。
- 减少碳排放:原生矿产开采和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而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可大幅减少这一环节的碳排放。研究表明,每回收 1 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可减少约 10 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正规回收渠道与方式
- 个人回收渠道
- 线下回收点:各大城市的社区垃圾分类站、商场服务台、电子产品门店(如手机专卖店、电脑维修店)、新能源汽车 4S 店等均设有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箱,公众可将废旧电池自行送至这些回收点。
- 线上预约回收: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搜索 “废旧电池回收”,选择正规回收企业(如格林美、启迪环境等),填写回收信息后,会有工作人员上门回收,且部分回收企业会根据电池类型和重量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或优惠券奖励。
- 企业回收渠道
- 生产企业回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电池制造企业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为消费者提供车辆退役电池的回收服务;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也应建立废旧产品回收渠道,对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 专业回收企业合作:企业可与具备资质的专业废旧电池回收企业签订回收协议,由回收企业定期上门回收废旧电池,并出具回收证明,确保回收过程合规、可追溯。
(四)回收后的处理流程
- 分类储存:回收企业将回收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按照品牌、型号、容量等进行分类,在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的专用仓库中储存,避免电池发生泄漏、起火等安全事故。
- 预处理:通过放电、拆解等工艺,将电池外壳、电极材料、电解液等分离。其中,电池外壳可进行金属回收,电解液经专业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收再利用。
- 资源提取:采用湿法冶金、火法冶金或物理分选等技术,从电极材料中提取锂、钴、镍等金属元素,并将其提纯至符合工业生产标准的金属盐或金属单质。
- 再制造与利用:提取的金属材料可重新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则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